讲堂回顾
2020年11月30日,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海尔穆特・博特教授受邀进行《可持续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的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欧洲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讲座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杨晓春教授主持。
博特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在城市可持续规划发展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可持续城市发展包含社会性、环境性、经济性三个层面,城市更新是三方面因素共同制约下的结果。
图1:城市发展史作为城市信息层(来源:Prof. Dr.-ing Helmut Bott)
博特教授着重从文化角度提出对城市结构、历史断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并提出文化视野下城市个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城市是由许多历史断层组成的,在城市更新前,要重点解读城市结构与城市历史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列解读城市特征的方法。以罗马、斯伯利特、西西里岛、伯恩、巴黎、巴塞罗那为例,分别从城镇空间、教堂单体、城市扩张轴线、街道界面等层面解读城市在罗马时期、拜占庭时期、巴洛克时期的发展变化。并结合中世纪大火、二战等不同历史事件背景,指出城市更新设计的多种手段。
图2:对城市结构的理解和解读(来源:Prof. Dr.-ing Helmut Bott)
在进行对若干案例的深度解读后,博特教授强调了在城市尺度上古城外围建设新城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在城市环境中对新旧文化形态的包容,以及在城市更新中保留城市深层文化内涵的方法。
讲座最后,博特教授就欧洲城市更新导则、历史城市的多种文化形态是否可以量化、城市信息模型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点击观看讲座视频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