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回顾

本原讲堂:黄居正主编做“我眼中的阅读与写作”学术讲座

2019.01.07

2019年1月3日,新年伊始,受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孟建民院士邀请,《建筑学报》执行主编黄居正教授做客本原讲堂,做“我眼中的阅读与写作”学术报告。讲座由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黄居正教授老友、华南理工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及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100余师生参加。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晓东主持讲座。

王晓东主任主持本原讲堂

黄居正教授进行学术讲座

黄居正教授围绕《建筑学报》在服务于中国建筑行业的办刊理念指导下,关注学科前沿研究及创作,但不限于片面历史性或创作性分析的办刊理念,对学术论文创作要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基于审稿原则和流程,强调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并结合典型案例对论文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进行逐一阐释。黄教授倡导论文创作在原则性和规范性要求的基础上,应加强研究内涵外延及趣味性的提升,并指出单一案例不能作为学术研究的唯一支撑依据,提倡以质疑的态度对待研究,采用微观史与正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事物的本质。最后,黄教授结合多年的阅读习惯,分享了“见微知著、动态考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向大家推荐了部分经典著作。

黄居正教授分享阅读经验

问题交流环节中,参会听众与黄居正教授就“建筑学学科创作方法的途径特征”、“适应本学科的论文创作风格”及“如何掌握教学视角下有效阅读《建筑学报》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结合以上问题黄教授指出:建筑学科兼具自然及人文学科特质,不宜采用统一的衡量标准,关注创作脉络要素的同时,应加强对学术贡献的考察;在服务于中国建筑行业的办刊理念指导下,《建筑学报》关注学科全领域的动态前沿发展,本学科的研究创作应结合设计实践本体,并能够反映和代表中国设计创作实践的特征;“深描”式的观察与理解、“代入”式的阅读体验是感知、体会、吸取《建筑学报》文稿内涵的方法之一。

参会听众现场交流

讲堂最后,执行主任王晓东对讲座进行总结:黄教授以学报办刊理念下的稿件审核为切入,以论文核心质量为诉求,最终反馈到文献阅读及对文献价值提炼的方法论体系。王晓东主任认同并赞赏了黄教授多年践行一丝不苟的执业态度和对论文创作的精细化要求,这正是学术研究探究本原的具体体现。本原讲堂第三期精彩落幕。

部分听众合影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