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原新闻

本原中心毕业生陈婷、张原浩

2018.06.12

陈婷

论文题目:既有建筑改造为集中式长租公寓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孟建民 院士

培养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学 科:建筑学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集中式长租公寓可激活城市中闲置旧建筑,解决漂泊在大城市中的青年群体的居住问题,因而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由于缺乏市场监管和行业标准,集中式长租公寓的改造过程存在改造效率低下、改造设计不合理、改造成本高昂、租户居住体验差等问题。

集中式长租公寓的改造设计,有利于旧建筑重新焕发活力,承载新功能,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论文通过研究、提出既有建筑改造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一般性和差异性设计方法及原则,对今后既有建筑改造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设计具有借鉴性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针对集中式长租公寓改造设计方法展开研究,探究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一般性设计方法,提出集中式长租公寓设计体系,并对体系内的诸要素:内部公共空间、户型设计、外部环境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设计特征以及一般性设计方法和原则。进一步研究总结基于居住类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改造设计差异性特征,并将设计方法应用于改造案例。

主要创新点

1、论文从公寓运营角度、改造建筑本体角 度、租户群体角度全面分析改造设计影响因素,由此得出更加精准的设计需求。

2、论文从改造建筑本体差异性入手,得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一般性和差异性设计方法,更为精准地指导不同类型建筑本体的改造设计。

张原浩

论文题目:广州旧城传统居住街区微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指导教师:孟建民 院士

培养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学 科:建筑学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广州传统城区的城市形态的主体部分大都是由居住性的传统街区构成,街区则多由尺度宜人、层级丰富的街巷组成。这种居住性街巷,在今天依然富有活力的旧城区中扮演着重要的城市空间角色。

舒适的空间感受、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极具归属感的空间特征在今天的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显得十分宝贵。因此,在旧城居住的环境改善、街道活力的营造等城市空间修补工作中,传统居住性街巷空间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日常活动和需求为导向,重点探讨城市日常的建筑更新,对城市既有建成环境和建筑的调整与修补具有借鉴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

本论文以旧城区内的居住性街巷空间在当下城市更新中所面临大拆大建的困境与挑战作为研究问题,发掘传统居住性街巷空间及街巷生活的本质及优点,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总结建构一套适应于广州旧城传统居住街区的微更新的设计策略。

主要创新点

1、论文总结传统居住街区的特征及其内在活力的基础,探讨了街巷体系与街区活力的互动关系,提出街巷作为社会生活的主要载体的启示与原则。

2、提出广州旧城传统居住街区微更新设计策略及原则并以海珠区龙凤街仁和社区微更新作为实例进行印证。

返 回